今年是公司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之年。产品质量提升最忌讳的是“速胜论”“一阵风”和“雨过地皮湿”的快感,最需要的是保持“常态化、长效机制”的形成。“口号”只是形式,“执行”才是真功夫。坚持“当下改”与“长久立”相结合,把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,加以固化、建章立制。质量控制要“善始善终、慎终如始”,过程控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“作风”问题——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。
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,不是检验出来的,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,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,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。如果忽略过程控制,只靠检验,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。质量检验,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,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。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,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,即生产过程阶段。按照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”理念严格进行产品生产,严把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,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不出差错,一环紧扣一环,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合格的好产品,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。
细节决定成败,态度决定一切,只有树立超强的品质意识,在质量上精益求精,孜孜不倦执着追求,才能把产品品质做好,才能把品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。企业如何破解质量管控中存在的管理短板和内卷,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。
一是持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培训
学习培训就是统一思想、认识和行动,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。新时代新征程,面对多组分、高纱支、新纤维、小批量、快交期等错综复杂的形势、艰巨繁重的生产经营任务、各种质量隐患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,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以及过硬的业务能力的培训和培养。要让大家明白“为什么学、学什么、怎么学、学出什么效果”等问题,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,把真正的看家本领学到手。公司在产品提升中的短板是毛纱质量,毛纱质量涉及的因素极为复杂,需要专业能力和经验很丰富的纺纱团队,而这些又是公司短板中的瓶颈,所以目前纺纱管理班子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就是破解瓶颈的重点。从质量厂长、工艺、技术和质量、过程负责人,以重点客户、重点产品为载体,从常规产品开始,以公司毛纱内控指标为目标,进行历史数据汇总、分析,与当前毛纱数据对比,存在哪些不足?从哪里入手?如何改进?逐步引导基层管理人员认识操作、设备、工艺等的相关性、重要性,认识到毛纱在后道中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问题,不是片面的说教,而要实实在在认识到管理中的不足和认识的片面,不要在产量面前,摒弃质量管控的底线。从毛纱、到坯布质量、再到修补用工,学会到后道及时检验、识别毛纱存在的没有及时发现的隐患,真正实现前道为后道服务的意识提升,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。
二是持续推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
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、防止形式主义,教育引导基层质量管理人员驰而不息正作风、治歪风、树新风。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蕴含的发展理念、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,把学习推广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传统作为重要抓手,通过“解剖一个问题”推动“解决一类问题”,扎实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。纺纱生产环境历来温湿度不达标,对于产品的加工存在负面作用,这也是公司毛纱毛羽高居不下,造成毛纱CV值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一。为降低减少毛羽,动力保障部牵头,按照公司要求,在复精梳、前纺、细纱和后纺、织造等区域,配置一定数量的蒸汽加湿装置,加之空调的匹配,解决了温湿度对于毛纱的致命影响,为杜绝毛羽在毛纱中的影响最小,技术部要求对于细纱、自络、倍捻机的车速、间歇时间做出对应修正调整。经过2个月的运行,效果显著,毛纱相应关键指标中,毛粒下降20%,毛纱CV值合格率达到75%以上,坯布公分数下降15%以上,地面、空中漂移的飞毛数量、形状发生指数级的变化。
三是持续改进作风鼓励创新发展
质量工作开展得好不好、实不实,生产后道工序职工感受最直接,也最有发言权。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,抓评估,让市场评价,确保评估客观真实。质量管理不仅要有高度,更要有温度,建立适宜的容错纠错机制,让技术人员放开手脚,在技术、质量创新中发挥更大的潜力。善始善终,健全以学铸魂、以学增智、以学正风、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。
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实施技术革新、创新,比如复精梳在油水的优化使用、混条后的间歇存放;前纺道道做条干把关检测,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产品的贡献;凡立丁、单纬产品在粗纱喂入工艺的优化;细纱、倍捻机在降低车速的基础上,成立专门的上了机清车组,用以弥补因设备数量多、人员少、机型复杂带来的擦车、平车不足的短板,为保障毛纱质量做最后的保障依托,严格监控当班蒸纱落纱现象;凡立丁产品织机工艺的优化,莱卡产品工艺改进,高端毛精纺面料创新尝试等等,强化和引导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基层,践行“工匠精神”。
四是持续夯实基础管理、打造高品质生产平台
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生产技术部要加强自身团队业务提升,在全公司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牵头和基层配合,将基层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,建立健全一系列行得通、做得实、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,或标准或规范或补充。专业理论学习、培训的制度性安排,实现公司和基层培训相结合,外部邀请和内部走出去相呼应,知己知彼,与市场接轨。
从产品设计开始,谋划效率效益,从原材料使用、配毛和染色质量监管、复洗的工艺、回潮控制和异色异形纤维的交叉污染防范、单色数量的控制;从单色甩毛、复精梳不配套、单纱库甩纱、筒子裤零纱的使用;从人员配置到操作规范、从首批试验数据到大批工艺的确定,做到有的放矢,严禁“三拍”做法;从织机开出到坯布检验的首检,前后道质量人员共同识别不足,当场领取问题,立即落实整改不足,避免质量问题和隐患的夸大。
五是持续抓好落实、落实问题导向
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,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。扎实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,认真落实检视整改突出问题,实实在在在提品质降消耗有举措,借助质量计划、技术要求、攻关项目为抓手,在生产经营中不断赢得优势和主动,凝聚合力。要持续抓好落实,树牢正确政绩观,坚持问题导向,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,重实干、做实功、求实效。
把做好产品质量问题当作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来抓,质量的管理已经做到经常化、制度化、程序化。公司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,以提升产品品质和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,继续在提升品质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上下功夫,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创新、改造生产工艺、强化质量考核以及对设备改造升级等多种途径,全面提升产品品质,维护品牌信誉,提高市场美誉度。
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是一个持之以恒,光荣而艰巨的工作,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实现的。说光荣是指工作的琐碎,注重细节,在于日常工作的平淡,说其艰巨,说明过程控制工作是漫长的,需要我们不遗余力的始终去落实。品质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!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、不断完善的过程。(三毛实业总工程师:李文全)